1.
奶量是不少的,奶吃的很好。
孩子的胃口很不错。一般,喂辅食和奶是分开的,如:两次奶,三次辅食。
你现在放在一起吃,也是可以的,如果孩子习惯了奶和辅食一起吃,也可以。孩子的体重还可以,属于中等水平。
缺钙的问题:8个月的宝宝,单从头,肋骨外翻不能判断缺钙。奶吃的又很多,还加钙粉,宝宝鱼肝油吃的很好,从生活和喂养情况来看不会是佝偻病。
基本上是没有发病的条件。佝偻病的表现有:鸡胸,腿有点弯等。
最好是做一次骨密度或者骨强度的检查,适当做些化验检查,才能判断有没有问题。你现在吃的钙都可以继续吃。
引用 小硕宝儿回复道:吴教授您好! 我想请教8-9个月的孩子应该怎样安排饮食,每天多少奶,多少辅食,奶和辅食分开吃好还是一起吃好?次序如何安排?我原来的方式是这样的:一日四餐,每餐间隔4个小时,除早上6:00单喂180的奶粉外,其余三次都是喂辅食(约100ML)+150奶粉。后来听说辅食和奶粉分开好,就改为一日五餐,三次180的奶粉,两次辅食,白天每次间隔约4小时,最后一顿奶因为孩子睡得早,就隔两个小时喂。
不知哪种更好,孩子现在8个半月,体重8.5公斤,最近两个月体重增长很慢。 孩子有佝偻病体征,肋骨轻微外翻,还有臀形头,原来吃药“小儿四维萄钙颗粒”,现在吃“金箍棒L—乳酸钙”是保健品,不知道哪个好,食补应吃什么?。
2.【PK】你会让孩子吃别人给的东西吗
如果是有独立包装的我会让宝宝吃。
因为宝宝天天在外面玩,大多数小朋友都会带零食的,大人们看到了就会让宝宝分一点给别的小朋友(跟人分享自己的东西我是比较赞同的,也不至于让宝宝太小气);另一方面,有的大人太客气,没有独立包装的饼干之类的也非要给别人的宝宝吃,都说了不吃,都带宝宝离开了还非要追来放到宝宝嘴里,这是没有办法的,总不能当别人面把东西从宝宝嘴里扣出来,要不然宝宝肯定是不会主动吐的。从卫生角度和健康方面讲,还是不吃别人的东西为好,都在外面玩,不管谁拿都不干净,别人的东西有没有过期或开袋时间过长我们都不知道。
3.传统PK现代 好妈妈的4大标准你够格吗
孩子长到2岁以后,逐渐发展“自我意识”,要求独立、不愿被父母干涉,并且开始逆反甚至全然不顾父母的命令。
作为妈妈,情绪激化进而打骂孩子,或放任不管不问、任其发展,这些都是“不聪明”的做法。想找到好办法,看看现代好妈妈应该怎么做吧。
现代好妈妈育儿准则1:言而有信 如果从1到10代表正确管教儿童的原则的重要程度,数字越高越重要,那言而有信、言行一致就可以用12来表示了!很多妈妈都知道,身教胜于言教的道理,而现实生活中,却常常让孩子处在“言教”与“身教”的矛盾中。一边给孩子讲“粒粒皆辛苦”,一边却随手扔掉不合口味的食品;一边给孩子讲“孔融让梨”,一边却争先恐后地挤车抢座;一边告诫孩子要好好听老师的话,一边却又背后对老师评头论足……诸如此类的矛盾行为,比比皆是。
如果妈妈都言行不一,即使你再理直气壮的要求孩子,也只能让孩子口服,不能让他心服,未来成为“两面派”就是可预见的了。 操作指南: 1、对孩子承诺过的事情,就一定要兑现,但是对没有把握的事,绝不轻易许诺,哪怕孩子再哭再闹,只要认为不合理,绝对不能答应,千万不能有“先答应他不就是了,省得孩子掉眼泪”的想法。
而对孩子的褒奖,只要答应了他,无论事情有什么变故,我们都一定会做到。久而久之,孩子就能适应这样的教育方式,知道哭闹行不通,也知道自己说过的话就一定要做到,所谓“一诺千金”,做人,就要“言而有信”。
2、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,对我们大人也是一个无形的督促,有时为了打发孩子,也曾经有过想随便找一个借口的时候,希望能蒙混过关,但这种情况下,孩子反而会成为一个监督者,让妈妈能从自身做起,注意言传身教,不让孩子挑出毛病。这样教育起孩子来,不仅省去了不少口舌,而且还培养了孩子“诚信”的美德。
4.两代育儿观正面冲突 究竟哪代好
旧观念:宝宝那么小怎能放心让他一个人睡?应该和妈妈一起睡,吃奶换尿布照看方便,夜间便于照料,也可以增进感情。
新观念:有些准妈妈在孕期的时候,就已经开始着手为宝宝挑选婴儿床,她们认为从一出生就培养宝宝的独立能力是理所当然的,甚至对老人家提出的宝宝跟着妈妈睡的要求嗤之以鼻。 专家解答:宝宝刚从母体分娩出,还无法做到很好地调控和平衡自己的体温,他需要来自妈妈的温暖;另外新生宝宝可以从妈妈怀中获得安全感,感受在胎儿期就非常熟悉的心跳和血液流动。
如果想要培养宝宝的独立能力,可以白天让宝宝自己睡在婴儿床里,妈妈们可以一边做事,一边留意宝宝的动静。宝宝真正跟妈妈分房睡要到他3岁左右,在他睡觉之前可给他讲故事、唱歌等,慢慢锻炼宝宝的独立性。
但是,宝宝跟爸妈睡时,切记不要把宝宝放在两个大人中间。因为,这样会使宝宝处于一个极度缺氧且二氧化碳非常多的环境里,容易出现睡觉不稳、做噩梦以及半夜哭闹等现象,直接妨碍了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。
总结:第一回合,老观念胜出! 第二回合PK:布尿裤VS纸尿裤 旧观念:有些长辈认为宝宝应就该穿布尿裤,对宝宝屁股好,还能省钱。穿纸尿裤,虽然省时省力,但容易出湿疹,对腿部发育也不好。
新观念:纸尿裤是纸做的,也很天然亲肤,实际上只要为宝宝保持更换频率,对于宝宝的健康并无大碍。 专家解答:很多80、90后爸妈都会给宝宝使用纸尿裤,这样既方便又快捷,还能避免老式布尿裤需要每天清洗的麻烦。
另外,家长如果为宝宝及时更换,纸尿裤棉柔表层干爽透气,宝宝的舒适体验也会更高。同时,还可避免老式尿布残留的细菌等侵袭宝宝的健康。
育儿专家提醒,纸尿裤并非布尿裤的替代品。婴儿皮肤娇嫩,排泄的粪便和尿液若未及时清理,很容易导致红屁屁的发生。
而在透气性、吸收率方面,纸尿裤也是无法和布尿裤相提并论的。所以,如遇宝宝外出等必要场合可以穿纸尿裤,在家尽量为宝宝穿布尿裤。
专家还提示,可以为宝宝持续补充维生素AD,提高抵抗力,预防腹泻。总结:第二回合,各有其利弊,打成平手! 第三回合PK:添加辅食早VS添加辅食晚 旧观念:由于当年的经济条件限制,父母辈会较早给宝宝添加辅食,并且认为这样可以让宝宝更早适应食物,营养更均衡。
另外,在当时的观念中,初次添加辅食的最佳选择是蛋黄。 新观念:辅食添加不宜过早,从半岁左右开始添加为宜,而且最初应该吃米粉等成分简单一点的食物。
专家解答:辅食添加过早,会给婴儿肠胃增负,可能导致消化问题;过晚,不利于孩子生长发育。世界卫生组织一项关于新婴儿喂养报告中指出,宝宝在前六个月应尽量纯母乳喂养,六个月以后在母乳喂养的基础上添加食物。
辅食从种类讲,应该按照“淀粉(谷物)—蔬菜—水果—动物”的顺序来添加。现在很多医生已经不再建议初次添加蛋黄,因为蛋黄是最容易导致宝宝过敏的食物之一,一旦出现过敏,将伴随宝宝一生。
在这里,育儿专家特别指出维生素AD常规补充的重要性。很多妈妈都知道补充维生素AD可以促进钙吸收,帮助宝宝骨骼发育,但是对其在提升免疫力方面的作用却不太了解。
其实,维生素AD中,对宝宝抵抗力、预防过敏起到最为关键作用的当属维生素A,它通过两种途径预防呼吸道、消化道感染。第一,维生素A有助于保持消化呼吸道上皮细胞的完整性,增强胃肠粘膜的防御能力;第二,维生素A可直接促进免疫系统功能发育,有助于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、T细胞的活性,促进免疫抗体的生成,以增强宝宝婴幼儿抗御疾病和食物过敏的能力。
此外,维生素D对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也很重要。 因此,宝宝每天适量补充维生素AD对于添加辅食过程中预防过敏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,宝宝出生后,医生会建议每天补充一粒伊可新,并持续到3岁以上,就是这个道理。
这样既可以保证宝宝骨骼健康,又能提升宝宝抵抗力,从根源避免宝宝添加辅食过敏的问题。总结:第三回合,新观念胜出! 在育儿方面,或许有时两代人的观念不同,但实际却都是为了孩子好。
年轻父母应该学会接纳老人的意见,耐心地跟老人沟通解释,在育儿观念上达成一致,因为家庭美满才是生活的重要基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