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父母教育孩子的观点不一致怎么办
年轻男女,初为父母,应对如何教育孩子做一番探究,否则初为人父人母的时候,自己也不知该怎么办,遇到具体问题时更是不知所以然。
特别是当父母没有就某事讨论明白,没有商量出一致意见和对策时,对于犯了错误的孩子的管理显得没有主见,令孩子感到模棱两可,不知所措。更为糟糕的是当孩子有了一定的推理、思考能力后,会有意利用这种局面,为自己的错误推脱。
打掩护。 吃饭时间到了,明明却又玩又闹,不好好吃东西。
妈妈要管,爸爸却说“随他去吧,小孩子,饿了就会回到餐桌旁的。”结果,饭后妈妈好不容易把一切收拾干净,一扭身却见儿子用一双脏手在厨房里的菜盘子里抓着吃。
母亲当然不能允许,父亲却说,“饭还没有凉,让他去吃好了。”孩子认为父亲才是自己的救星,妈妈居然不让自己吃饭,真不是一个好妈妈。
以后每当做了不应该的事都要向爸求救,只要用乞求的眼神望着爸爸,爸爸就会为他解国,妈妈一点办法没有。妈妈反倒没了地位,没有了说话的余地。
这位父亲所表现出的一切并不体现教育和指导的意义,而是有意们袒、庇护,是一种溺爱。往往母亲正费力纠正的毛病,被爸爸一个赞许的眼神给肯定了。
父母在教子问题上不能很好地沟通,造成孩子与父母之间难以协调,孩子无形个别人亲产生过分的依赖,反正有爸爸撑腰,有爸爸管着、护着,妈妈也不能把我怎么样,从此放任自流。孩子在父亲的支持下打败了母亲,挫败了母亲纠正他错误行为的意图,助长了孩子的错误倾向。
有的家庭恰恰相反,父亲严厉管教,母亲却时时流露出对孩子的一种歉意,父亲刚刚教训完,孩子哭泣的泪还没干,母亲就迫不及待地将孩子叫到另一间屋中,又是发糖果;又是拥抱,仿佛孩子接受的不是教育而是无端的责难和惩罚。 斌斌是一个聪明却又十分好动的孩子。
父母都是研究人员,他们对斌斌有着很高的期望,但教育方法不同,父亲提倡启发式教育,而母亲却更偏重于高强度训练,打一下教训教训是经常的事情。父亲对此有不同看法,有时看不下去便要讲几句。
一天周未,儿子地跑到爸爸身边,叫喊着:“爸爸。妈妈要打我,快帮忙。”
“又为什么?”“说我的作业潦草。”“不用怕,让我和你妈妈谈谈,有我在,她不敢把你怎么样厂斌斌放心了,很得意地跑掉。
爸爸妈妈对教育方式有不同的看法,这一点斌斌早已得知,而更让斌斌认为有机可乘的是爸爸愿意为自己辩护,这样斌斌可以用父亲做挡剑牌,为自己的行为做掩护。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能意见一致,相互配合,是一件憾事,而因此引起争端,使孩子能利用父母间的矛盾逃避自己应负的责任,就更是可悲,事实上,大多数父母在教育方式上看法有异,并非就一定会有坏的效果,关键在于父母双方应怎样处理这种分歧。
需要明确的是,父子与母子之间的关系是有相对的独立性的,虽然三者生活在一个家庭里,但并非要按照同样的模式处理关系。父亲如果不同意母亲对待儿子的方式,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,或与其进行讨论,但决不该插入其中进行干涉。
尤其不应该当面阻止和提出反对意见,伤了感情不说,还会让孩子不知所措,母亲与儿子之间的关系,取决于母亲与儿子,父亲没有权利来对母子间的关系做决定、定规则。 对孩子的教育父母都有责任与权利,但并不等于一方可以干预另一方的决定。
而且尽管父母都可能认为自己的方式是正确的,但究竟是否完全正确,或谁的更正确,却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。即使双方在基本点上的认识一致。
遇到有些具体问题也可能产生分歧,这时谁有权威来做裁决?一般来讲,现代的家庭中没有绝对的权威,父母可以按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来处理与孩子的关系。而对于孩子,他应该懂得与妈妈之间的问题与妈妈解决,而不应去搬爸爸做救兵,这是对他自己和父母的尊重。
而父母不应交叉参与相互关系问题的解决,也是对孩子能处理好这一问题的信任。对来自父母双方不同的教育观点下成长的孩子,应有能力学会取舍,而不为分歧所迷惑。
在大部分憎况下,如果父母能尊重对方的观点,不加干涉,两种方式可和谐相处,而孩子可以从每一对关系中获取对自己成长最大的益处。 不干涉孩子与父母任一方的关系,并不等于对儿子的求援耸耸肩,不予理睬。
父亲可以帮助儿子分析一下为什么妈妈要打他,是不是孩子自己有锗却不自知,如何才能避免挨打。在这个例子中当然要指出作业潦草是不对的,如果将作业写得整齐就不会挨打了。
这样直接走人间题的中心而避免因方式不同而起争执,使孩子无隙可乘,可谓殊途同归。
2.如何处理家庭中教育观念不一致问题?
''家庭集体的完整和一致,是良好教育的必要条件……,谁想真正地、正确地教育自己的孩子,那么他就应该很好地爱护这个一致。‘’俄.马卡连柯(教育家)
寻找适当的机会,用心平气和的探讨问题的方式,来表达你的建议或意见。通过你的用心引导和彼此间的反复磨合,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必然会逐步趋向一致的。
光讲道理是不够的,实际的情形往往是你有你的道理,他/她也有他/她的道理。要增加说服力,生动的事例可是不少的,它往往比抽象的道理更有效。因此,平时该多看看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书刊,多收集教育孩子方面的成功案例,并且在你熟悉的范围里多留意他人在这方面的的成功做法和经验。
以积极的态度和成功的教育实践,争取对方的认可。
成功的教育即需要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,也需要随时随地将这种理念体现在具体的言行之中。如果确信自己的教育理念是正确的,那么,积极行动起来,告诉他们你将如何去做,要实现什么目标,取得什么效果。只要你的态度是认真的,目标是明确的,考虑是细致具体的,并且是满怀信心的,对方就不会给你泼冷水,至少不会坚决阻拦你。而一旦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,对方在事实面前就会幡然醒悟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亲亲宝贝 » 育儿观念不一致该怎么处理(父母教育孩子的观点不一致怎么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