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两代人育儿观念到底哪不同
”的问卷调查,结果显示:两代人因育儿观点不同爆发矛盾的家庭高达82%,其中,经常爆发矛盾的家庭占40%,偶尔爆发矛盾的占42%,而两代人育儿观点一致仅占2%,还有7%的家庭因为自己带孩子所以没有产生矛盾。
两代人在育儿观念上有着哪些不同差别呢?我们来看一组对比资料,在孩子0-3岁前,两代人的观念主要集中在喂养的习惯方面: ■绑腿 老人观点:绑 刚出生的宝宝睡觉时要把腿绑起来,这样宝宝的腿才长得直,不然歪歪扭扭的不好看。 父母观点:不绑 绑着腿睡觉,宝宝多难受啊,这些老旧的观念早就过时了,宝宝腿弯是因为缺钙,多晒晒太阳补补钙就好了。
■洗澡 老人观点:不洗 婴儿不脏没必要经常洗澡,总给他洗澡会受凉感冒的。而且刚出生的宝宝身体很软,年轻父母缺少经验,动作不熟练,会弄伤宝宝的。
父母观点:勤洗 婴儿皮肤新陈代谢旺盛,如果不经常洗澡,汗液及其他排泄物会刺激皮肤,容易发生皮肤感染,所以要经常给宝宝洗澡。 ■辅食 老人观点:自己做 外面买的东西哪里有自己做的好,不卫生,再说又花钱,还是自己做给宝宝吃好。
父母观点:外面买 市面上的辅食很多,米粉、果泥、蔬菜泥等各种各样的都有,这些辅食食用方便而且营养均衡,宝宝吃了一定身体棒。 ■睡觉 老人观点:一起睡 这么小的宝宝哪能放心让他一个人睡,吃奶撒尿怎么办,小孩子应当和父母同床睡,夜间方便照料。
父母观点:分开睡 夜里父母睡得太沉,容易压到宝宝而造成宝宝窒息,况且空气还不新鲜,应该让宝宝独立睡在婴儿床内。 ■翻身 老人观点:不练 我们那个时候养孩子哪有这些讲究,孩子到了一定阶段该走该爬自然而然就会了,没必要专门训练。
父母观点:练 现在都是科学方法育儿,书上说几个月宝宝开始抬头,几个月开始翻身,这些都是有时间表的,我们要按照时间表来进行科学训练。 ■摔倒 老人观点:扶 宝宝那么小,摔了可真心疼,应该立刻扶他起来,给他安慰,比如可以一边扶一边说“地板不乖,让宝贝摔跤,要打,宝宝不哭。”
父母观点:不扶 只要不是特别严重的摔倒,就应该让宝宝自己爬起来,这样可以锻炼宝宝的勇气和意志。 ■哭闹 老人观点:哄 宝宝哭闹肯定是哪不舒服或者受了委屈,眼泪哗哗的看着心疼,哄哄宝宝就不哭了。
父母观点:不哄 对于宝宝的哭闹要采取冷处理,等他发现他的哭闹引不起别人的关注就不会再哭了。 ■不吃饭 老人观点:喂 宝宝还小,哪能像大人一样规规矩矩吃饭,不喂就会把宝宝饿坏了。
别担心会因此把孩子惯坏了,以后长大了自然自己会吃。 父母观点:不喂 不能养成宝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,不吃就把饭菜端走,让他明白不规规矩矩吃饭,就只有挨饿。
[专业指导] 年轻的父母经常遇到这样的尴尬,很多时候觉得老人的做法不正确,但是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家庭矛盾就忍气吞声,但是又怕影响到孩子的正常成长,不知该如何是好。这里有几点建议,希望可以帮到大家。
1、让老人了解教育误区 不同的时代对于教育的观念也是不同的。在祖辈时期,早期教育与智力开发几乎是画等号的。
而且,很多爷爷奶奶、外公外婆也容易因为爱孙心切,而会帮宝宝做太多事情,间接地让宝宝失去学习的机会。因此,如何让祖辈了解新一代教育的核心概念,请他们一起配合爸妈,是教育宝宝的关键。
2、寻找合适的平衡点 祖辈在养育宝宝时最好用理智控制感情,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,爱得适度。父辈也是如此,要权衡自由与规则之间的界限,不能给了自由而缺乏规则。
此外,祖辈和父辈之间很容易争抢宝宝的爱,出现亲子嫉妒的现象。宝宝本质上是一个独立的个体,不依附于任何人。
祖辈育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与亲子育儿相比,毕竟是一个配角,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感和安全感是一种天然的情感关系,谁也无法取而代之。所以,祖辈在养育孙辈时,关键是如何擅长用其长而避其短,合理定位,做到不错位、不越位,乐于当配角。
3、不能出了问题就找老人 在养育孩子方面,老人绝非主体。父母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,主动承担为人父母的责任,不能过分依赖老人。
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,一旦错过就不能再来,年轻父母不管多忙都要尽量多抽时间与宝宝在一起,不要以忙为借口,把对宝宝的教育权、抚养权完全交给祖辈。 4、避免在孩子面前冲突 当父辈与祖辈之间在教育宝宝的问题上发生分歧时,最好不要当着宝宝的面发生冲突。
宝宝虽小,但他是天生的外交家,当他看到家庭成员之间出现分歧时,他就会聪明地钻空子。这不仅对改善他的行为毫无益处,反而会导致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,甚至带来更多别的问题。
另外,家庭成员之间发生冲突,那种不和谐的家庭氛围会带给宝宝更多的不安全感,对他心理发展产生不利影响。 5、让老人感到自己受欢迎 老人不会去不欢迎他们的地方,因为老人不想自己被视为“坚持己见者”或“干扰者”,你的邀请可以更明确一点,让他们知道,你们都非常希望他们来协助你们照顾孩子,孩子也会很喜欢他们。
6、倾听老人的意见 虽然你们现在也已经是父母,但是在教养上,跟老人们总有观点上的不一致,花一点时间听老人怎么说,其实对你们来说,。
2.家庭中两代人在育儿方面通常存在哪些分歧
现代年轻人由于工作压力大、同时又多是独生子女,很自然将养育下一代的任务交由祖父辈。然而,由于生长环境、生活观念、价值观的不同,往往容易造成两代人在抚育孩子问题上的冲突。
两代人在育儿方面经常出现分歧的方面:
饮食上,年轻父母容易接受西方的一些观点,让孩子自己做主,不吃也不强迫;而老一辈往往采取填鸭式,怕孩子会饿着,往往由于溺爱追着喂,一顿饭会吃上半个小时甚至更长。事实上,这两种方式都不可取,而要吸收各自有益的方面,既要让孩子吃饱,也不能完全按照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。当然,老一在喂养上也有好的经验,比如,大力提倡母乳喂养,让孩子多吮吸等。这些都是可取的。
穿着上,老一辈往往会给孩子穿衣过多。老年人由于运动减少,活力降低,在孩子的穿衣上也往往根据自己的感受而给孩子穿得厚厚的,这样其实是不利于孩子的活动的。同时由于孩子的新陈代谢比成人要快,穿着过多,反而容易感冒。年轻父母则往往根据自己的感受给孩子穿衣并不多。其实孩子的能力也是需要锻炼的,“若要身体健,常要三分饥和寒”不是没有道理的。
在用品上,老一辈往往比较节约,而在新的环境中长大的年轻人则并不太有这种意识,因此,也容易在此引起冲突。其实,如果经济条件允许,给孩子用些好的物品也不过份,这也并不是什么原则问题。
在教育上,老一辈容易陷入溺爱的误区。凡事代劳,过分保护,这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,并不可取。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出现两个极端:一个极端是胆小怕事、不合群、寡言少语、应变能力差、性格内向;另一个极端则是行事放纵、专横跋扈,难以管理、性格外向,在家里是个小霸王,到了外面却毫无独立能力,碰到问题,只知道躲到大人的身后寻求保护。而父母直接教育相对理性。当父母教孩子一种知识,满足孩子的一个要求时,往往会考虑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是否有益,益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亲亲宝贝 » 老人育儿与轻人育儿差别